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62730288.com
邮 箱:admin@aa.com
采茶季,走出去在岳西县菖蒲镇港河村,扬文业加采茶工采摘春茶。化强(资料图片)
我省盛产茶叶,品牌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群山绵延,茶产温暖湿润,走出去适合茶树生长,扬文业加更是化强名茶荟萃。黄山毛峰驰名中外;祁门红茶被誉为“红茶皇后”;太平猴魁“两头尖,品牌不散不翘不卷边”,茶产久享盛名;六安瓜片无芽无梗、走出去香气清高,扬文业加历史悠久。化强
安徽茶妙在何处?记者近日在第十五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品牌全国茶叶加工赛安徽选拔赛等现场采访,茶产感受传统制作工艺,体会制茶工匠精神,“细品”出徽茶的独特优势。
同行同台竞技 280℃锅内徒手炒茶
8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六安霍山县新体育中心,阵阵茶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现场几十口大铁锅持续升温,茶叶在锅内不停被翻炒,铲子、簸箕、炒锅等工具一应俱全。全省各地45名选手正激烈角逐,争夺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安徽省选拔赛魁首。
来自滁州的选手王长兴已经微微出汗,把鲜嫩的茶叶放入热锅后,他用右手不断抓起茶叶撒入锅中,徒手翻炒,此时锅内温度已经达到280℃以上,随着他灵巧的手掌不断翻转,锅里渐渐散发香气,沁人心脾。
在280℃锅里用手炒茶?宛如影视剧里提到的铁砂掌。而这炒茶,不仅需要练就铁砂掌不怕烫的本事,还需要“巧劲儿”,力度、温度、手法等因素都是能否“炼”成好茶的基础,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匠心,肯定不行。
“我从开始炒茶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这是个手艺活儿。茶叶紧贴着锅,手要不停炒,只有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才能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自铜陵的参赛选手黄金钟告诉记者,他虽已炒茶多年,还需精进技艺。
或轻摇木盘,或冲泡细辨,当天下午的精制筛号茶拼配比赛,选手们挑战了更高难度的茶拼配技术,仔细分辨茶样中的绿茶比例。每张桌面上茶叶依次摆开,选手们要做到对样拼配,误差越小得分越高。
据了解,此次大赛前4名的选手将代表安徽参加2022年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总决赛。
“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人才队伍。”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主席孙国平表示,通过开展茶叶加工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练,有助于全面提升我省茶叶加工技能水平,打造一支茶叶加工高技能人才队伍。
手艺人守艺 传承手工制茶文化
从鲜叶到干叶,不仅需要炒茶“杀青”,让青草气散去,前期还要将鲜叶“摊青”减少水分,后期要做型、干燥,这些都是专业茶叶加工人才的必备技能。
在安徽,世代种茶制茶的家族有不少。“炒、揉、烘,缺一不可。炒可以炒出茶叶香气,揉可以揉出茶叶汁液,烘焙可以起到干燥的作用,需要高温快烘、中温慢烘、低温提鲜。”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代表性传承人谢四十告诉记者,他已经是老谢家茶叶品牌的第49代传承人,制作手工茶数十年,“有经验的师傅在炒茶时能根据茶叶的色泽、气味等变化,及时调整火候、手法。”
有人会质疑,工业化的今天,机炒茶质量安全和标准化水平更高,为何执着于手工茶?其实,机器茶和手工茶并不互斥。
“手工茶比机械茶味道更香浓持久,但产量更低,老师傅每天最多只能做3斤干茶。”王长兴告诉记者,他学习炒茶,不仅是练就一门技艺傍身,也想为传统炒茶技艺的传承尽一份力。
记者整理相关资料发现,从产量上来看,机械化制茶有着大批量生产的优势,温度、时间、力度等参数提前设定标准,同批次茶叶品质不会出现较大差异;从价格上看,机炒茶节省人力成本,注重产量和效率,价格相对较低,能让茶叶更好走向大众。而手工茶,加入“人”的灵活性后,茶品质与炒茶师傅手艺相关,对个人技艺要求高,由于品质高,耗时耗力,产量较少,所以价格较高。
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杨亚明表示,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做强做大,茶叶加工人才培育工作日显重要,培育选拔一批优秀的茶叶加工人才,展示茶叶加工领域的技艺水平,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提升茶叶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使命责任,将为推动我省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机械化、智能化的今天,机器制茶是趋势,手工茶也拥有独特魅力。一代代技艺传承,一项项比赛竞争,一批批优秀制茶人的出现,为我省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制茶工匠,不仅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他们给茶叶注入了“灵魂”。
发扬文化做强品牌 提高市场占有率
我省是产茶大省,也是茶文化发源地之一。
临涣古城是江淮地区闻名的古茶镇。始于东晋时期的临涣茶馆,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并一直保留至今。如今走在古城,茶馆里人满为患是常事,当地人会朋聚友、洽谈商贸、欣赏曲艺,茶馆都是不二选择。
8月18日,在第十五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展馆内,临涣人把老茶馆带去了现场,吹拉弹唱、品茶论道,十分有趣。“他乡每日千杯酒,不及临涣一壶茶。临涣的棒棒茶以茶叶梗为主,所用茶叶来源于六安等地,茶汤呈暗红色,有一种浓厚的香味。经得起反复浸泡。”临涣古镇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何维军告诉记者,如今临涣茶馆成了热门旅游景点,不少游客慕名前去。
卓越的品质、深厚的文化是安徽茶走出省外、走向国际的优势。茶博会现场,除传统安徽四大名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外,白云春毫、泾县兰香、广德黄金芽、岳西翠兰、桐城小花品牌也集中展示。共有来自省内外600余家品牌茶企、1600余家采购商参加,这次茶博会为参展商、采购商、茶业同仁等爱茶人士搭建了一站式贸易交流平台。据了解,本届茶博会签约项目30个,总金额15.26亿元,其中,岳西县罗源场茶叶产业园项目、池州市茶叶及其他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综合服务体项目、泾县智慧茶旅融合项目等10个项目在开幕式现场集中签约。
“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强茶品牌、讲好茶故事、做好市场营销同样重要。去年,我省出台茶产业振兴意见,支持徽茶“走出去”,强调以四大名茶为重点,兼顾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同发力,大力宣传安徽茶品牌,弘扬安徽茶文化。支持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外销重点省份茶叶展会,鼓励我省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在省外开设销售门店或网点,提升安徽茶叶市场占有率。支持茶叶出口企业赴国外销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茶叶展示展销活动。
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主任吴良斯在本届茶博会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我省坚持把茶产业打造成绿色生态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2021年,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320万亩,综合产值近615亿元,茶叶出口量居全国第二;9个县入选全国茶业百强县,13家企业入选全国茶业百强企业;茶业从业人员达300多万人,主产区茶叶收入占当地农民收入40%以上,实现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业增值、茶区繁荣。徽茶逐步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
(记者 朱卓)